Friday, December 25, 2009

善人善事善因缘

随团21天,东征西讨,北攻南伐,辛苦其实是谈不上。但眼看人的劣根性,佛教徒亦难以幸免,非常懊恼。出钱的人要表现,出力的人也要表现。令我意兴珊然,再见法师为着人道关怀,改变人类的下一代,续佛慧命,努力,奔波,辛劳,让一个出家人违背自愿,到处不断攀缘,我心里难过。11 号回来心灰意冷,加上随团前十来天的熬夜翻译,脑力透支过渡,大病一场,呕心沥血(真的呕血)。三天里在床上,偶尔想起行程里的点点滴滴,其实未尝没有遇到善人善事善因缘。

(1) 与我相惜并合照的游美玲 (2)既使坐着观赏亦脸露笑容的顾大姐(灰衣白裤者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第一场表演时。遇到 Joane,一位职场的女性,一见如故。 她羡慕我有机会参与这末有意义的工作。他留下我的联络,期望退役后,和我一道并肩为如此类式的工作奉献。且答应我隔天会与我联系,会带一斑朋友来共同助养孤儿。果然,她助养了七位,还有她的那些友人,亦助养一二位不等。善心善动作,值得我们为他念佛。

第二场结识了一群年轻的女性。我在后座,偶尔听到他们不满的唠叨,说我们的义工在指挥他们,而他们只愿意配合本地组长的指示。我知道他们指的是排练义卖粽子的环节,於是诚如法师所教,趋前 busybody。我向他们详细解释,我们不是要越权,只是为避免到时可能会发生的混乱情况,让他们预先了解而已。出乎意料最后他们皆要求我领导,全依我指示行动。临走说再见时又拥又抱,依依不舍。希望我以后有类式的义务工作时,联络他们,他们一定会义不容辞做我的后盾。年轻又美丽的心,是我们佛教团体的明天。

第三场认识了顾大姐,见识了什麽是付出,什麽是慈悲喜舍。 我一到目的地就接触到她弥勒菩萨式的笑颜,并向我伸出一双充满爱意的手。操作时无时无刻不给我们方便和协助。让我们每个人宾至如归,毫无陌生的距离。顾大姐是长者的榜样,值得我学习。

在这一场里,我还交到另一个朋友药剂师游美玲。她想助养孩子但存在有太多疑点,一再与我交谈,最终释然,助养了两位。并交上了我这个朋友,互留通讯,还和我相拥拍照,以证此次相识相聚的因缘。我会珍惜的,美玲!

第四场接触到佛教大护法吴太。她在宣化上人的道场学习佛法,可是她对一切佛教其他团体所办的活动都鼎力支持,依法不依人的精神令人赞赏。她买了一本“一碗西玛的故事”,因为不谙中文,所以非常感恩英译者,让她有机会多了解一些有关这个活动的一切。当她知道译者即是我也。惊讶之余一直拉着我的手说谢谢。并留下她的住址电话给我,属付务必与她保持联系。不懂中文的吴太,对佛教的认真与认识,我难望其背。我一定要努力加油啦!

第五场与实习南转禅修的美露相遇。我曾经参加过此类课程,所以与她相谈甚欢。第一次见面,已似多年老友,因缘真的不可思议。她敬仰法师的毅力与愿力,羡慕义工拥有付出的良机,来帮助完成这麽一个有意义的任务。其实有一颗准备付出的心,已足够令人感温馨。更可况他亦无私的在献爱心呀!全团四十多人的餐饮她已经在供养,晚上还不断打电话给我,询问应该为孩子准备什麽吃的小糖果小礼物之类的事。美露呀美露,你真心的爱与关怀,相信大家都会与我一样,全看见了。

与随团来马的郑老师同车同房是在我离开前的一场活动。她是位非常不可多得的,舞台设计专业人才。且思想豁达,态度积极,抱负远大。他随发师十六年,协助法师续佛慧命的事业,无怨无悔,她学佛的正确态度与精神,诚实可嘉。她持戒清静,持经虔诚。她的造诣真的不是你我可望其项背的。我向她敬礼。

团队里的秀珠学姐,也许见识不广,学识不高,但她严守本职,默默工作,把本分内应做的须做的要做的,都做好,不多苛求,不多言语。值得所有义工看齐。 国和的勤奋,任劳任怨是团队里最合作的一位,他有忙必帮, 有求必应,充分展现了团队应有的精神。我感谢他让我明白义工也须具备 "不说 No" 的情操。另一个值得大家赞赏的是,不是司机的司机阿文。他的思想与行动一样敏锐,粗或细的工作,他都游刃有余,可说是文武双全, 而且非常自动自发。我相信 Yang Berhormat Ng (Y.B. Ng) 是有过市场学的培训与实际经验的。他帮人时持有不自私的正确心态是最可贵的。让我最感心疼的是白天驾车晚上算钱的夏太。 虽然在法师的信任下,众义工们的奉承下,她会有她的推动力和成就感。 可她对寺庙的真心与诚意的付出,有目共睹,这次活动的成功,她的贡献是不可没杀的。期望她往后能腾出多一点时间,培育多一些接班新人,把她的一些责任与职务, 下放给他们来分担。佛教团里需要如他一样标杆示的人才,她千万不可累倒啊!祝福她长命百岁,福慧双收。

Sunday, December 20, 2009

没有职位的职务

团队里有超过十二组别,我沾不到一席之位, 可又霸着一个位置,随团21天,吃喝住,浪费了多少资源,我只在其中的六天有工作,而且全是芝麻绿豆丁点的小事情。帮不上忙,心中蛮不是味道。

第一天报道去了行政组。第一件事是叫我翻译节目流程,多此一举的翻译,因为全部其实已经办好。 我的观察没错,做出来的翻本后来也不知去向。节目“闻鸡起舞” 我是英译为 Dancing with morning rooster,出现在荧幕上的是 Get up and practice upon hearing the rooster 的直译方式!后来,陆续分付一两件并不紧要的电脑操作工作时,已是深夜。或者又是误会了,我的专业在行政,并不专电脑,电脑专业是我的儿子呀!

第二天,我接触到一些些与行政有关的工作,帮忙协调团员住宿问题。但那只是十来分钟的小工作,转眼间我又是无所事事。

第三天早餐时接到一份应是生活组份内的工作,处理30位小孩的替换衣服。除此,团长的意思还希望我协助小孩的男教练,处理小孩在生活上,所面对的一些细节问题。我感谢团长对我沟通办事能力的信任,然而我会有用武之地吗? 团长不明白,太多人在关心着小孩的事,他们可是主角,我根本不会有机会插手。 我认为先与酒店的洗衣部洽商好价格,把小孩赃衣服安排去洗,完成这个任务,比较务实。

另一个任务上面交待下来的是晚上表演时负责义卖粽子,而且是带头的那个。市场销售我可是经验丰富。然而问题出现了,有人不希望让我这个外人站在前方啊,坚持要我去边落那行, 她指定谁谁应在最前方。无可奈何,我只告诉她,上方指定的是我负责。若要换人, 请与上方交涉, 后来他也只好不了了之, 没有再干预, 接下来几场我都在处理并顺利进行。。

第四天可说是我比较有事情做的一天。由于会所住宿的不理想,我协助寻觅旅馆并安排登记与分配团员的住宿。当检查完每一间房间,确定每一个团员没有问题后,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时,已是深夜两点半。

第五天的特别任务是, 行政部一位年轻女孩要我帮忙替她提携并看管一袋文件, 我试探的问, 这袋东西是否须上下巴士都得随身带着, 他说最好如此。 天啊! 一袋重量不轻, 不珍贵, 也许也用不着的东西, 她要求一个长者帮她拎上提下。 离开前提醒她时, 还要要求我横过马车路,把那袋文件从巴士上拿下来交回给她。 虽然我并未照他的指示去做, 但却深深遗憾, 标榜关怀爱心的佛教团体, 年轻人的心态为何如此不可理喻!

第六天的是约一小时多的任务。把团长晚上表演节目前的开场演讲抄写下来,并译为英文,为司仪的翻译做一些准备工作。本来只要事前与团长沟通好,我勉为其难是可以当场为他翻译的。但是我坚持不掠人之美,尤其是年轻人,让他去表现吧!

除了每一场表演时的粽子义卖和安排小孩的脏衣服外出洗外, 我大致上没有什麽任务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闲荡,发愣,无聊。诚如我同学所说的,大锄头拿不动,小锄头(笔杆)没机会拿,我们就犹如废人了!

每个团体皆有其原本的班底,每个班底都有皇亲国戚。不用筛选不必面试更不需要训练。来半场也好,一场也好,你在班底的亲朋戚友, 自然就会把制服及所需的用品交给你,并分配任务给你。当人一多,人人都要表现时,外星人如我们的就只有靠边站,等人指使了。在八打灵时,有带位义工跑来叫我带位,因为她眼睛看不清楚数字。我正在向前座努力推销粽子时,有帮忙义卖的义工跑来叫我去后面,因为有人要买,而她手中提着的一蓝粽子又是干吗的呀?每个人都站不好自己的岗位,都要做主帅的团体,令人窒息。

Saturday, December 19, 2009

忙碌的主管,闲透了下属

生活上不舍得布施财物,学习上吝予示教,职场上不愿传受经验,未能分工合作分享成果,食指对的永远是别人,这都是人之常情,利益冲突关系之下,是无可避免的。但是这种怪现象,在佛教团队里为什麽会那末突显?义工们为的是什麽?既使教育程度不等,经验不同,习气各异,但是大家学的可是同样的一种佛理呀!也许很多人不曾真正深入商业职场腹地,不明白争权,争利,争名,争出位是非常累的一件事,搞小圈子更令人疲乏不堪。期望在佛教团体有经验的主管级人士,能够无私地把工作下放给有心又有能力的新人去做,不要抗拒他们,排挤他们,助他们保持不退心,促他们继续为续佛慧命的工作奉献,你的功德将无可限量。

冷眼旁观跟随21天的团体,我得到一个结论,为何闲透了的下属会有一个忙透了的主管。问题是团体内缺乏真正的行政部门来贯彻所有的流程与方针。让自以为是的各组主管,持令剑当挡牌。以为每件事唯有她能做,唯有他可以值得被信任,唯有她可以把事情完成。所有一切的工作一手揽,一手包办。殊不知在管理学上,手上最多工作,台上最多文件的主管是最劣最差的主管。能干明智的主管是在谈笑间,属下已把工作整理好。

行政部是每间公司,每个组织与团体的灵魂,责任重大,不只在组织上,协调上,策划上,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, 还必须确保工程行程流程的顺利。领导群需要一颗冷静,反应敏锐,和处事不变的头脑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,任何一个部门遇到了困难,任何一个人发生事故,行政部有义务去马上了解,有责任去及时解决 。

我参与的团体行政部有二人,都不在做行政主要工作。其中一人专注在音响组合(MusicMixer),另一人则忙于人事与公关。唯有旅游和航空公司才有的票务部也有二人,主要任务大部分其实是在销售和财政范围内,奇怪的是他们还要上台处理颁奖等事宜。义工组既是人事资源部只有一人,很多时候在帮忙搬运道具和一些琐碎事。生活组两人要负责前台贩卖部。组织不详,人事不分,最后犯错的都不是自己。

假如部门和工作都划割清楚,各就各位,由行政部来主导贯彻。一切将如意吉祥。

能够在同一个信仰同一个理念的团体中共事,是件多麽幸福美好的事。这种难得的福德因缘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报。珍惜吧!

Thursday, December 17, 2009

车子走了, 我不在车上。

一辆车子, 载了42个人,到了目的地,下了42个人。 再上回车时只有40个人,无人问,无人寻, 车子就这麽开跑了,扔下两个错谔的人在旅馆里,不知为什麽?因为确实明确的被告知的时间是三点,两点半从房里出来,大家却全都离开了。虽然后来再派车子来接走,但这两个人的“迟到” 已引起许多人的“睹目”与有些幸灾乐祸的“关心”。

再重新质询原先告知时间者,是三点吗?她说是,但不知道他们改了时间。不晓得当大家在议论纷纷时,法师存在些不满的问号时,她是否可曾第一时间替他俩解说?她可是干部里的举足轻重的灵魂人物啊!

身为一个佛教慈善团体的人员,对身边愿意一起尽力工作的同志,安全与否,存在与否的冷漠和不关心,令人非常心寒。今日淌若事情不是发生在本地,而是人地生疏的非洲,可想而知那两个人会如何惊慌失措。佛教徒连做人最基本的人性,在外应该相互扶持的概念都没有,实在令人感到挫折与失望。

奸险的职场, 常看到自私的人们,踩着别人的背脊以求出位,已经不肖。佛教团体里再看到努力让他人犯错,以表现自已能力的团员,更让人悲哀。关怀是无国界也无界限。但对身边人身边事豪无感觉的人,能有资格, 会有真心,对那些真真实实需要关怀的人们去付出吗?

佛教育我们的慈悲喜舍,不是挂在口里的,而是付诸在行动上的。可恶的人性会让人腐化,不能改变他,唯有远离舍弃他,再继续寻觅我的善知识吧!

Wednesday, November 25, 2009

我的伯乐

好几个月前,有位朋友拿了一叠英文佛学讲义,让我翻译为中文。他并不晓得我的绿历,也许是在一个婚宴里看了我为一对新人,著笔的中英文背景简报, 或者是这讲义不重要,他根本不愿花心机去找人。我费了一个月的时间,阅了许多次有关的书藉,不断搜集质料。只恐翻译到意不传,词不达,误导群众,四念处可是讲经说法里很重要的一环啊。翻译如期完成,当全数十四章呈交给他和师父时,一点反应都无。我多想知道,我的语言程度可还存在?

也由于这次的付出,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重要的一个缘。 我与十年前就认识的江子相遇了。她在协助一个道场整理图书馆,而我则在呈交翻译时,碰到该道场负责人,诚邀我短期到他的图书馆帮忙,渴望做义工的我,当然即刻承接。於是亦衔结了一段非常可贵的因缘。

江子是位文字工作者,十年前访问了当时在做食坊的我。后来我放弃了经营数年的食坊,而她也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。 我们从此不再见。

不可思议的缘分,把我们又凑合在一块儿,共同为这个道场尽份薄力。共事共餐间,一次又一次的深谈,我已从定型中解脱,因为她终于明白我确实不能只被限制在烹饪的框框内。

千多个日子在餐饮业,抹煞了我三十年在职场叱咤风云的经验。没有人相信,一个精谙烹饪的人,曾经有过几十年,是用脑思考策划,用口示令指挥,用手操盘计算的。人们往往一想到我,一看到我,就把我归类为煮食的。我戚然亦忿然。

江子在打开了我的部落格以后,就立刻赐给我一个肯定。把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任务交到我手上。翻译一本有关非洲儿童故事的书,中文译成英文。我是有点战竞,毕竟好久不用脑,担心生锈了。开始时一二篇,接下来三四篇五六篇,长的短的,有访谈的,叙述的,描绘的,全是感人震撼神经的故事。。。。越译越投入,越得心应手。时间越来越紧迫,我的睡眠也越来越少,每晚译到午夜一两点,才抱着非洲儿童入眠。天亮一早就爬起来,继续我的马拉威之历程。

今天,包含序文,前言,介绍文等三十多篇,终于全部杀青。江子应该是松了口气。而我任务完成,功成身退,满怀喜悦。感谢并感恩江子的赏识与成就。

诚如慧礼法师所说的,不要在乎曾经拥有,要在乎天长地久。

走动的字典

从小我嗜好阅读,喜欢看书。小说,散文,诗歌,爱情的,武侠的,激励的,文学的,历史的。。我照单全收, 至今依然。因为看书多了,常常生后在幻想中,浑然忘我,享受着远离现实的日子。所以我后来犯了一种罕见的病,头脑快过手脚。手指经常被门挟住, 身在里边,脑海里的我却已经出去了。

我的另一半更是书痴。一书在手,不知他属谁。日常生活要靠我不断提醒,否则忘这忘那,可书里的一字一词,过目不忘。

我看的是华文书,他看的得是英文书,我两互不侵犯。但常有交流的时候。比如最近替欧茯苓翻译的那本 "一碗西玛的故事", 还是多亏我家里那部会走动字典的帮忙, 腾清和矫字, 最后得予如期完成。

这一部会走动的字典, 存在家里历时已久。 小孩求学时, 不会的字,不懂的词, 不太需要查字典, 只要开口, 马上有答案。 甚至孩子经已大学研究院毕业, 已是硕士博士了,遇到难解的词汇, 任然会请示老爸。犹记得去年于美国中南部参访在阿兰特大的有限电台时, 主持人问及 CNN 代表什麽时, 在十多个国家的参访人中没有一个人会答, 唯有我家的字典, 应声而出, 儿子当下的骄傲模样, 深刻在我脑海中。我还记得在纽西兰,与一群医生律师专业人士,抢答问题。我们赢取的草莓吃都都吃不完。当时我还不能体会到甚至于发觉到,原来在我的身边的是一部会走动的字典。

虽然我家的走动字典,随着年龄的增长,记忆力在衰退,已不复从前的效率。但其唯一不变的是读书阅字的乐趣。祈愿他即使退休后也不放弃他的所爱,也许有一天他会有机会,贡献社会他所能的和他所有的。




.

Monday, November 23, 2009

我要做义工,可以吗?

我要做义工,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。

当从驰骋了三十多年的职场退役后, 非常期望可以把一切累积的难得经验, 回归社会。所以一直在寻寻觅觅一处值得我去发挥的场所。我想这也许会是我另一段更灿烂的人生。我领取了三十多年的薪金, 滋养了一个美满的家庭, 培育了一对双硕士与一个博士的儿妮, 夫复合求?这该是付出的时候了。然而,要做无薪义工,可要比找领薪的职位还难啊!免费的服务, 也许在许多人的心中是不必需要珍惜的!

前几年,某道场要开光开幕,准备办一场十来天的国际大法会,须要非常多的义工帮忙。这麽难得的机会,我那能容许他错过。非常早就已经报名全程 参与,而且先买了制服, 义工团也相当清楚我的能力所在。日子到来的前六七天, 我接到一个电话告知,职位全满, 你可以负责洗厕所吗? 我接受不了菩萨给我的这种,能力之外的考验。

另一个道场,欲办一场四五天,百多两百人的禅坐共修会。 义工团有人打电话来,要我在厨房负责与会者的餐饮。我虽然开过食坊,我可拿不动大锅铲呀!又一次,失之交臂,无植福之缘。

另一回某道场举办长年超度发会,法师来电要求我到寺庙帮忙抄写疏文。 于是满怀高兴,一早就叫老公载我过去。才书写数张,法师外出,寺庙职工就告诉我,无事可让我做。唯有电老公把我送回家。

更荒缪一次是一间新的小乘道场。 它需要一个人如办公一般,驻在道场,接听电话或回复email 类似的文书工作。我毛遂自荐,并交待了一切所需的个人资料,原则上似乎没问题。突然有一天来电说会长要见我,即是面试吧。出乎我意料,他带着两个人来,二人谁也?原来是在推销佛教徒往生仪式会的会员卡。 我们有一些些反感。我的事于是就不了了之啦!

也曾经到儿童智障中心询问,负责人说可以替已经上学的小孩补习中文。时间桥定。 一星期后依时报到。负责人不在,职工们不知道。在那儿傻呆了一小时,看着工作人员拖地打扫,处理一些清洗工作,有些则在把行动不方便的孩童抱上抱下,帮忙他们刷洗换衣。突然明白了, 此处需要的不是补习老师。

最近一次是上个星期。 把答应的翻译工作迅速赶完后,满怀兴奋,拧着两个小行李,驱往四五十公里外的道场。因为我终于被录取了,加入为非洲儿童筹款慈善活动的义工队伍。抵达时已见好多义工在处理着儿童的必需品。法师在与另一些义工开着会。我左等右等,左顾右盼,坐立不安,时间在流失,大家皆在忙,可我要做什麽?法师不是说让我协助行政上的工作吗?为何我没被通知开会,来到了也没被邀请参与?在对流程一无所知之下,往后的活动,我能帮忙到什麽?最后还是落荒而逃,在雨中奔驶回家。

我想,我以后不会再奢望,也不再强求去触摸类似因缘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做义工也不是唯一的。

我老公说,心中常存放有一个准备付出的意念,已经是一个荣誉的义工,排不到班,沾不到位子,不必执著。

Wednesday, October 21, 2009

食谱

在书店偶尔翻阅到一本素食烹饪食谱。包装的相当吸引人。详阅作者资料,始知是佛堂一位烹饪老师所出。他确实对素食有研究,做出来的素料理相当不错。但把他的履历写成到世界列国去探讨美食,顶着教授衔头的美食家,也未免太过吹捧了。欧美很多穷一生在做研究的博士,有时候也只是副教授而已。而且据我所知,即使是名誉教授通常亦必须是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者也。我们马来西亚的教授衔头难道真的是如此肤浅吗?

一本食谱,重要的是作者的真才实料,里边所呈现的料理,可以协助读者提升厨艺,作者衔头倒并不是那麽值得去显耀。把精湛的厨艺谱成书,流转后代, 是件多麽伟大的功业。然而为利为名,包装作者,包装履历,旧料新瓶,把消费者当成都是白痴的出版社却是何其多!

我收藏的好多食谱中,作者名不见经传,但写下来的食谱,让人受益良多,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。我甚至于曾经有过寻找食谱作者的记录。



Monday, October 12, 2009

供僧法会

供僧,顾名思义,既是供养法师,供养出家众。如何供养?道场有别,常规不同,形式各异。大多数的大乘寺庙,办法会时,都设有供僧各种不同金额的名堂,或一千或五百,供经济许可,欲写大名,欲拈香上供的信徒选择。也有许多信徒,喜欢各自以红包,分别呈献给每位法师。所以在法会期间,常会见到很多信众,拧握着一大叠红包,在法师们间穿梭,乐此不疲, 场面凌乱犹如大卖场。我最欣赏泰国的佛教徒,他们已把供僧升华为一种习惯,完全融入了每日的生活里边了!

我十月份有幸有缘,参与了两场南传的结夏安居护僧供僧法会。得以进一步瞭解供僧的含义,也明白了供袈裟的由原与意义,亦见识了小乘法师们所展现的平等心。五十多位来自不同支流道场,不同国家,不同肤色,不约而同至马来西亚应供,成就民众,共同种下福因良缘。我非常感动,感恩,更深深感受和体会了,前所未有的,供僧的真实喜悦。

我愿,大家都能承法师所愿:做个拥有自主之乐,财富之乐,无债之乐,无疚之乐的身心皆乐者。
Saddhu Saddhu Saddhu!

大众把袈裟,钵和一些日常用品,双膝跪下,双手恭敬的呈献给在座的法师,仪式庄严。

来自不同国家,不同支流的法师,共聚一堂,一起应供,成就大家播善根种福田的因缘。

一群缅甸裔外劳,集资了三千马币,共同制成了一棵金钱树,供养法师,令人感动。

法师们赤着脚,在艳阳底下,接受每一位民众的米饭供养,法喜充满整个氛围和下午。


结夏安居护僧供僧法会,即是卡帝那 KATHINA 源自巴利文,喻意恒久圆满的功德。发自于佛陀对三十个比丘的体恤。他们为了要向佛陀致敬,长途跋涉,行程受季候风和雨季的阻遏,只好於途中逗留,遵守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期。由于比丘只能拥有一套袈裟,三十位比丘抵达向佛陀顶礼时,身上的袈裟已经湿透并沾满污水泥浆。佛陀意识到比丘们的问题,于是在结夏安居结束后,举办供僧法会,让信徒民众藉此供养布料给法师们制作袈裟,布施而积聚功德。




Wednesday, October 7, 2009

那些边看边煮的日子


烹饪法门,能获得许多认识的朋友之欣赏与肯定,我其实是有点引以为傲的。回忆刚结婚时,不会煮饭,不会烧菜的两个人,每个星期日风雨不改,都要到肮脏兮兮的菜市去转。买回来的鱼虾蟹和青菜,往往经过几小时的刷刷洗洗,斩斩剁剁,大火小火,煎炒炸焖后,变成黑黝黝,乌压压,或干巴巴的一碟不知所谓的东西。没有一次不是随手一抛,让其堕下,沉入楼下的垃圾堆。 每一次,忙完后,都得乖乖的到附近的咖啡馆,吃印度咖哩饭去也!

有了孩子后,我们索性就搭屋主的伙食,放工回家,即刻坐享其成,享受胖阿姨热腾腾令人唾涎三尺的娘惹菜式。每天傍晚六点,已见我们优哉闲哉,推着孩子在公园散步,这是一段我们人生最写意的日子。

认真拿起锅铲,是因为搬了家,离胖阿姨太远,而让我们搭食的另一个家庭,也另谋高就,开餐馆去了。俗语说,马死落地行,我职场厨房两边钻的时代从此掀幕。白天努力工作赚钱,晚上认真摸索厨艺。没多久,不必再翻阅食谱,不用再求救,我提前结束了边看边煮,边听边炒的试用期。一家大小终于可以准时围在餐桌,吃家常饭话家常。忙到不亦乐乎的同时,亦踏踏实实的体会到对家的责任与感觉。

人世间没有成与败,有与无,只有因与果。不必羡慕我老伴的口福,这是他当了许久白老鼠的成果。



Wednesday, September 30, 2009

积福的地方


我 的朋友在寺庙做了十二年义工,在法会上帮忙准备法师们的伙食。这种可以累积不少功德的福德因缘,让我非常羡慕倾叹。最近她不做了,何原何因,我其实捉摸不 着,她每次在5-60分钟的电话中都在数说厨房负责人的是是与非非,到底发生了什麽事,她也讲不清楚,我不要也不想问。她应该有太多不满吧!

在寺庙做事,若不彻底明白佛理,六婆罗密中的忍辱做不到,看不开放不下,就要火烧功德林。怨怼将再重叠,永远解不了。

厨房是积福的地方,亦是造业的所在,更是许多是非的场所。愿所有在为佛事出力的佛友们努力加油,功德圆满。

Tuesday, September 29, 2009

人生无常


人生无常,我两位高中同学目前都正在与病魔搏斗挣扎。

一位得了非常罕见的免疫系统严重失调症,脚不能行,手不能举,吃喝拉全得靠人,拿支笔的手力都无,只剩下一把宏亮的声音。可她却难得乐观,电话中邀请我到她家,她要邀约同其他同学,请我们一起外出吃饭。

另一个则得了癌症,医院暂时成了她的家。她开始时把病因归咎于丈夫的不关心,对孩子的思念。但最终亦是没哭没恼,真实面对治疗。

生老病死,每个人必经的路程, 你怨也吧,哀也吧,悲也吧,惧也吧, 。。。。。如何不愿意,此行程规则还是得遵循,别无选择,谁也免不了。临欲命终,预知时日,身无一切病苦厄难,心无一切贪恋迷惑,人生 最大最难求的福报,今世你我若能有机缘享有之,夫复何求也!



Thursday, September 24, 2009

不景气的日子

美国不景气,全世界皆受影响。到处都有失业和面临被裁员的一群。每个国家的失业例,节节上升。

年轻人被裁,顿时失去方向,没有了信心斗志;中年人被裁,茫然又失措,一家大小,立刻失去依怙;退休前被裁,无可奈何,退休后的生活,无语问苍天。这将会是一个苦不堪言的年代。

但是难关难过还得过,祈愿大家互助互持, 静以待之,乐以观之,一切将会过去,也许两三年后,世界会更美好。

一直靠民以食为天的餐饮业,生意亦深受打击。可是有几间餐馆却晚晚高朋满桌,顾客源源不绝,为什麽?无他,物美价廉。物美价不廉,真心诚意为食客服务,仍然会有其常客光顾; 价廉物不美,还是会有一般不计较的客源来支持; 物不美价不廉,肯定会被这个艰难的时代淘汰。餐饮业的老板们,勿须怨叹生意难做,不能减价不必溅价,但至少不把已经不新鲜或者卖不完的隔夜饭菜,推给上门付钱用餐的饔客。你虞我咋的生意,保证不能持久兴隆,尤其是在这个环球经济全数退缩的年代。




无牌的营养学家


认识有机产品,可是十多年的事了。

而家里开始食用有机,刚好十年。费用不虚,但换来了一身的康健,也增长了不少保健养身资迅与常识。累积的经验,有人分享道来时,俨然犹如一位营养学家。

曾经有一位朋友,一来我家就喜欢开我家雪柜,查视我们食物仓库。虽然不甚欢迎,如此不礼貌的举动,但胜在她的动机,无恶意,是一种比较不会表现的,对我饮食习惯的肯定方式。我只有莞尔,以笑了之。

我发觉很多新朋友,在做健康产品自销时,从不去瞭解对方对健康饮食的慨念和认知有多少,只是一直在夸奖其所要推销的食品,说到口沫横飞,天上有地下无,又是照片又是例子,可他们未必考虏到,这些,很多时候,可不能与人本身的实际经验相比啊。


Wednesday, September 23, 2009

心惊胆跳的廿一天

人遇到状况时的心境,焦虏烦躁,吃不知味,睡不入眠。那种即苦又涩,无所适从的日子,何其难过。老伴上个月在其长年例检中,发现了尿里有不寻常血丝 反应,为求安心,听取例常医生的建议,到私立医院做一次专业检视。我门一家心惊胆怕的日子,即从第一次约谈的结果开始。

专科医生,看着带去的检报,尚未正式做进一步的诊验,即判断高基例是癌症。把一切有关例子的相片,原本的完全的,展现在老伴眼前。并告知不用担心,这医疗费保险公司肯定会支付的。老伴被吓唬到飙出一身冷汗,魂飞魄散。 接着被安排去做一系列的各式检验时,他的血压已从正常的120飙高至200以上,他正式成为了一个病人。

虽然根据我们搜查的各种网上资讯,美国医疗方面的资料,医生所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,但是等检验等报告的三星期里,仍如梦魇相随,六神无主。 最后的结果终于出炉,X片和超波显示,并无大碍,那个专科医生,还是认为,必需再做另一种更深层的检视,他说,因为每个人都有20%的可能性,这是英国2000年时的研究报告。如此热衷开刀,领取保险费,妄顾求医人心态死活的医生,医术再高明,不看也吧!

专业医生的不专业,对西医无法再建立起信心。但真实的情况还是得追踪了解,决定转求传统中医。医师没问诊只打脉,初步即道出承结所在,肉眼见不到的血丝,是忍尿时膀胱膨胀,引致小血管破裂所造成。简单的真相,让人如释重负。将近一个月来,睡不好,吃不下,忧心担怕,造成肝脏不适的问题,亦在服了医师开的10帖中药后,迅速恢复如常。两个星期后倒回诊所,再次重新验尿检视,是一张如以往一样,非常标准的健康检查报告。

敬佩郭医师的医术与医德,感恩他对求医者的认真与体贴,祝愿他福慧双修,长命百岁。

Tuesday, July 21, 2009

我讨厌做乞食者 




每年农历七月,我都会参加道场举荐的超度法会。每一场法会通常是五至七天,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到傍晚或晚上结束。为方便起见和时间关系,参加者皆在道场五观堂用餐。供餐方式各自不同,餐数各异。有些丰盛,有些简便。我虽然挑剔,但在佛堂,我绝对不敢放肆,只要卫生,不太妨碍健康的食物,我都能接受。诵经礼佛拜忏,本来就勿需吃太多,否则跪拜时太辛苦了。
唯一不能苟同的是,法会中,一些在厨房里舀汤挟菜的义工心态。他们对非大护法的大众,排队领餐时,吝於施给不在话下,不经意的轻蔑举动,无意流出的不屑眼神,义正严词的伤人语气,着实令人不舒服,也让人暗叹曾几何时自己成了令人讨厌的贪婪乞食者?其实,参加法会的大众,很多都是你我的善知识,都明白寺庙资源来自十方,皆懂得惜福惜缘,求德求慧。星云大师名言:给人欢喜,给人希望,给人方便,给人信心,是做义工的基本条件。持有世俗窄狭观念自以为是的人,还是不必奉献好。

我曾发愿,今世不再朔造怨对者,亦曾祈愿,求福者得福,求德者得德。 所以今年开始,参加法会,我已自备便当 ,不再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