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第一场表演时。遇到 Joane,一位职场的女性,一见如故。 她羡慕我有机会参与这末有意义的工作。他留下我的联络,期望退役后,和我一道并肩为如此类式的工作奉献。且答应我隔天会与我联系,会带一斑朋友来共同助养孤儿。果然,她助养了七位,还有她的那些友人,亦助养一二位不等。善心善动作,值得我们为他念佛。
第二场结识了一群年轻的女性。我在后座,偶尔听到他们不满的唠叨,说我们的义工在指挥他们,而他们只愿意配合本地组长的指示。我知道他们指的是排练义卖粽子的环节,於是诚如法师所教,趋前 busybody。我向他们详细解释,我们不是要越权,只是为避免到时可能会发生的混乱情况,让他们预先了解而已。出乎意料最后他们皆要求我领导,全依我指示行动。临走说再见时又拥又抱,依依不舍。希望我以后有类式的义务工作时,联络他们,他们一定会义不容辞做我的后盾。年轻又美丽的心,是我们佛教团体的明天。
第三场认识了顾大姐,见识了什麽是付出,什麽是慈悲喜舍。 我一到目的地就接触到她弥勒菩萨式的笑颜,并向我伸出一双充满爱意的手。操作时无时无刻不给我们方便和协助。让我们每个人宾至如归,毫无陌生的距离。顾大姐是长者的榜样,值得我学习。
在这一场里,我还交到另一个朋友药剂师游美玲。她想助养孩子但存在有太多疑点,一再与我交谈,最终释然,助养了两位。并交上了我这个朋友,互留通讯,还和我相拥拍照,以证此次相识相聚的因缘。我会珍惜的,美玲!
第四场接触到佛教大护法吴太。她在宣化上人的道场学习佛法,可是她对一切佛教其他团体所办的活动都鼎力支持,依法不依人的精神令人赞赏。她买了一本“一碗西玛的故事”,因为不谙中文,所以非常感恩英译者,让她有机会多了解一些有关这个活动的一切。当她知道译者即是我也。惊讶之余一直拉着我的手说谢谢。并留下她的住址电话给我,属付务必与她保持联系。不懂中文的吴太,对佛教的认真与认识,我难望其背。我一定要努力加油啦!
第五场与实习南转禅修的美露相遇。我曾经参加过此类课程,所以与她相谈甚欢。第一次见面,已似多年老友,因缘真的不可思议。她敬仰法师的毅力与愿力,羡慕义工拥有付出的良机,来帮助完成这麽一个有意义的任务。其实有一颗准备付出的心,已足够令人感温馨。更可况他亦无私的在献爱心呀!全团四十多人的餐饮她已经在供养,晚上还不断打电话给我,询问应该为孩子准备什麽吃的小糖果小礼物之类的事。美露呀美露,你真心的爱与关怀,相信大家都会与我一样,全看见了。
与随团来马的郑老师同车同房是在我离开前的一场活动。她是位非常不可多得的,舞台设计专业人才。且思想豁达,态度积极,抱负远大。他随发师十六年,协助法师续佛慧命的事业,无怨无悔,她学佛的正确态度与精神,诚实可嘉。她持戒清静,持经虔诚。她的造诣真的不是你我可望其项背的。我向她敬礼。
团队里的秀珠学姐,也许见识不广,学识不高,但她严守本职,默默工作,把本分内应做的须做的要做的,都做好,不多苛求,不多言语。值得所有义工看齐。 国和的勤奋,任劳任怨是团队里最合作的一位,他有忙必帮, 有求必应,充分展现了团队应有的精神。我感谢他让我明白义工也须具备 "不说 No" 的情操。另一个值得大家赞赏的是,不是司机的司机阿文。他的思想与行动一样敏锐,粗或细的工作,他都游刃有余,可说是文武双全, 而且非常自动自发。我相信 Yang Berhormat Ng (Y.B. Ng) 是有过市场学的培训与实际经验的。他帮人时持有不自私的正确心态是最可贵的。让我最感心疼的是白天驾车晚上算钱的夏太。 虽然在法师的信任下,众义工们的奉承下,她会有她的推动力和成就感。 可她对寺庙的真心与诚意的付出,有目共睹,这次活动的成功,她的贡献是不可没杀的。期望她往后能腾出多一点时间,培育多一些接班新人,把她的一些责任与职务, 下放给他们来分担。佛教团里需要如他一样标杆示的人才,她千万不可累倒啊!祝福她长命百岁,福慧双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