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ugust 12, 2008

餐业者的灵魂



感慨于理想的餐馆,健康好吃的菜肴,尤其是素餐厅,难觅难寻。 只要有机缘碰上,我们都会不约而同雀耀万分,相互通报,四处为之免费宣传,给与无限支持,希望他持续长久。 令人沮丧的是往往窃喜不多久,端出来的菜肴已面目全非。 餐馆不变,老板依旧,厨房的人事已非,多数馋饔者感叹挽惜之余,只有慢慢掉头而去,不再留恋。

厨师肯定是餐业者的灵魂。 多少例子,菜馆由于厨师的巧手与功力,生意盎然,因为厨房人士的变动而生意一落千丈。 成是他,败亦是他。 请餐业者对症下药吧,别让我们一而再的,一场欢喜一场空。 很多已离开本职的厨师,手艺是非常令人怀念的。

愿我有缘能与他们的菜肴再相遇。


你会舍得吃吗?

我的朋友说懂得吃,舍得吃,舍得给人家吃,都是以身带来的一种福气。 我甚不以为然,本人相信一个人的敏感性,嗅觉和味觉,是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和熏染,始能修成无误的正果。

没有一定程度的见识与经历,亦无法开敞胸襟,接受与分享一切事与物,明白施与受并重的原理。

三十几年来在职场上东征西奔,确实是滋长了我的常识,挑醒了我的味觉,撑开了我的胸怀,造就了我这懂得吃,舍得吃,亦舍得给人吃的福气。

我感恩亦惜福今日的我。

但愿大家都丰衣足食,世界没有缺乏粮食的恐慌,就是人人的福气。

Sunday, August 10, 2008

要回家的老妈子

七月三日黄老婆婆终于如愿以偿,安然辞世离开了人间。寄世九十余年,经过两次婚姻,丈夫皆不幸先她而去,此后她就夫死从子, 与大儿子生活,整整三十几年,一直都在为大儿子的家付出,持家,烧饭做家务事,帮助照顾扶养其四个孙子,任劳任怨,无怨无悔。 她大儿子的家就是她的家,她与儿子,孙子和这个家溶解成一体,已经不容分割。 执著着与大儿子的这份深厚情感。她情愿忍受着大媳妇的不合理对待,也不愿舍离这个家。她在这个家从来不曾闲过,甚至于八十多高龄时,她的儿子孙子媳妇还在享用她煮的美食。 老人家对家对儿对孙的爱护与贡献,绝非现代妇女可比得上的。

然而当有一天她摔跤了,行动不方便了,她却必须离开这个她热爱着的家。移居女儿家三年,得到女儿,女婿,外孙女无微不至的照顾,可她日思夜念的是那个她的家,她要回家。 吵着闹着哭着,大儿子勉强接她回家,老人家那时候的兴奋真的是不言而喻,失而复得,久别重逢的心情不过如此。然而她的快乐却是那么的旬间,那么的短暂,没多久,在未询取她的意愿或得到她同意之下,她服侍了半辈子的大媳与疼爱有加的孙子,就毫不犹豫的直接把她送进养老院。 心何以安,情何以堪? 她哭泣着说:我只是两脚不方便,为什么不能回家?

往后,她从此再不提回家,因为她已知道,家已遗弃了她,她永远是没有可能有机会再回家了。哀莫大于心死。 世间已无家可归,往天国吧!

黄老婆婆是我的家婆,我是她最小的媳妇。虽然我缺乏与她共同生活的福报,与她相处的日子亦不多,也不曾孝顺她,但我尊重她。 亲眼看着乘载着她的棺木扔进火坑里,熊熊烈火在两三小时内将把她焚成灰,怎不心酸泪落?

妈,安息吧!不必挂念也不用再执著你的那个家。 人间苦痛,极乐净土才是你永恒的家。你最不惦记的最小儿子与媳妇将会为你积福,持素四十九天,也会为你持颂地藏菩萨本愿经,为你在寺庙置放牌位,供佛供僧,也会为你超度忏悔,愿所有功德善根皆回向给你往生极乐世界。 阿弥陀佛。